近日,一位在鄉(xiāng)鎮(zhèn)工作的朋友告訴筆者一件事,說前不久該鎮(zhèn)的老書記調到另外一個部門高升了,臨走時專門列了一份辦公室財物“清單”,把單位給其配備的所有物品都一一寫得清清楚楚,經(jīng)辦公室主任清點后才辦了交接手續(xù)。聽了朋友的話,筆者不禁為該領導離任列“清單”之舉拍手叫好。
眾所周知,領導干部調動工作,及時把公物交公,是理所當然的事。再說,公物姓“公”,屬于國家財產(chǎn),任何人包括領導干部,都無權據(jù)為己有。老書記的做法,既方便了工作,又做到公私分明??梢哉f,離任“清單”列出了“為官本色”,它同時也是一份“廉潔清單”,值得贊賞。
然而,在我們現(xiàn)實生活中,卻有一部分人,包括一些領導干部,趁離任升遷之際,往往喜歡渾水摸魚,損公肥私,把單位先前為其配備的各類辦公用品或裝飾物,諸如筆記本電腦、高檔盆景等,統(tǒng)統(tǒng)隨身帶走,出現(xiàn)了“人物同走”的現(xiàn)象。這不僅造成國家和集體財產(chǎn)的流失,而且也敗壞了黨風,損害了黨員、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。
有道是:“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樣子。”作為一名黨員干部,尤其是領導干部,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和紀律,廉潔自律,從身邊做起,從小事做起,時時處處做好表率。這樣的領導干部,才是群眾值得愛戴、信賴和擁護的干部。
眼下,各地領導變動較頻繁。但愿我們各地各級領導干部,在調離崗位之時,不妨像上文所提及的那位老書記那樣,離任先列份公物“清單”,絕不帶走公家一草一木,做一名群眾真正稱道、擁護和愛戴的好干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