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久,我市一家報紙刊發(fā)詩作《喪事新風贊》,讀之,如沐春風,頓生聯(lián)想。
新風值得推廣。由詩作《喪事新風贊》得見,逝者生前所囑“不收花圈不受禮,不設靈堂不燒紙。不開告別追悼會,不要哀樂無聲去。”這一鮮見的“六個不”,與當下某些老人固守舊俗、追求“風光”等陋習形成了鮮明對照。同時,家人遵循逝者遺囑,堅持喪事簡辦,樹立新風,與如今少數(shù)人誤將大搞封建迷信、大辦“哭喪演出”等視作“盡孝”也形成了鮮明對照,讓人感佩不已。這種“六個不”的治喪新風,在我市創(chuàng)建“全國文明城市”之時,更顯得可貴,值得推廣。
陋習理當摒棄。毋庸諱言,與上述喪事新風相參照,如今在我們生活的城市里,仍然存在著一些喪葬陋習,干擾著市民生活和工作,玷污了滁州形象和聲譽。筆者認為,喪葬陋習至少有“三害”:一是使用高音喇叭,大搞哭喪“演出”,造成噪聲污染,有違國家法規(guī);二是誤將喪葬陋習當作“盡孝”,是對中華傳統(tǒng)孝道的背離和褻瀆;三是喪葬陋習與“省級文明城市”稱號極不相稱,與創(chuàng)建“全國文明城市”目標格格不入,嚴重有損滁州形象。對此,理當群起而誅之,徹底而除之。
新政亟待出臺。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,必須依靠市民文明素質提升的自律和黨政職能部門監(jiān)管的他律同時發(fā)力。因此,建議市委、市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,按照黨的十九大“開展移風易俗,弘揚新風行動,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”的精神,將喪葬陋習列入創(chuàng)建“全國文明城市”的“負面清單”,集中開展摒除喪葬陋習專項整治活動,讓喪葬陋習早日在我市銷聲匿跡,讓社會新風盡快吹遍滁州城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