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,農(nóng)村正月里有“剁小人”的習俗。某一天,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,剁餡是“剁小人”,捏餃子邊是“捏小人嘴”,使之不能搬弄口舌,滋生禍端??梢娎习傩諏?ldquo;小人”的深惡痛絕。
再大一點,看戲。奸詐小人一出場,準會勾著粉白臉,大尖眼,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?,F(xiàn)實生活中,“小人”就不好分辨,人家臉上又沒寫著“小人”兩個字,這就需要我們在相處中慢慢了解。一般的,人們把那些愛搬弄是非、口是心非、趨炎附勢、見風使舵、落井下石的人稱之為小人。
有句口頭禪叫防火防盜防小人,可謂言簡意賅。小人需要防,切莫與之正面沖突。要知道,小人做正事欠“火候”,但做起敗你的事卻綽綽有余。這并不是說小人有多強大,關(guān)健是小人不按常理出牌,損招陰招層出不窮,你沒接招就稀里糊涂中招了。
嵇康,三國時魏末文學家,竹林七賢之一。有一天鐘會來拜訪他,鐘會是曹魏大臣、書法家鐘繇的兒子,屬于高干子弟。嵇康正在打鐵,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。按常禮,嵇康至少應該先打個招呼吧。被冷落很久的鐘會打算離開,此時嵇康才問:“何所聞而來?何所見而去?”鐘會留下了一句水平并不亞于問者的回答:“聞所聞而來,見所見而去。”
這件事令鐘會一直耿耿于懷。后來,嵇康因呂安案牽連入獄,鐘會借機向司馬昭建議殺了嵇康。嵇康可能至死也不明白,怠慢一下客人竟然要了自己的命。嵇康錯在得罪的不是一個君子而是一個小人!
常在陽光下,石頭也會被曬暖,何況人乎?智者對于小人,則注重打感情牌,以德報怨,努力改變小人。即便難以激活他們的感恩之心,也有助于弱化對立情緒,減輕對自己的傷害。
唐朝大將郭子儀,在平定“安史之亂”中屢建奇功,卻遭到小人魚朝恩的多次陷害。后來,魚朝恩擔心郭子儀報復,便想先下手為強,在家中擺下“鴻門宴”,請郭子儀赴宴。郭子儀輕裝簡從,從容赴宴。魚朝恩見了驚訝不已,在得知實情后,竟被感動得嚎啕大哭,從此以后再不與郭子儀為敵,反而處處維護他。
若與小人共事,說不上是件倒霉的事,小人的那雙“慧眼”,時刻提醒你反躬自省,你的人生之路只會越走越穩(wěn)。如果能主動接近“小人”,進而影響他,改變他,讓他的心態(tài)也陽光起來,與大家和諧相處,這就是一種大境界了。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